首页 资讯 正文

聚焦北大荒|绥滨农场:沃野绘新景 实干开新局

体育正文 26 0

聚焦北大荒|绥滨农场:沃野绘新景 实干开新局

聚焦北大荒|绥滨农场:沃野绘新景 实干开新局

央广网哈尔滨5月(yuè)8日消息(记者李雪 实习记者赵硕晗)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如一枚翡翠嵌于黑龙江松花江(sōnghuājiāng)两江环抱的绿洲之中,这片绿洲之地被世界羽绒协会(xiéhuì)认证为“黄金羽绒带”,其独特的寒地气候与丰美水草,孕育出绒子含(hán)量、蓬松度“双高”的优质鹅绒——每克鹅绒含1200个绒朵,蓬松度达(dá)800+,这个得天独厚的特质(tèzhì)为当地大鹅(dàé)产业带来了先天优势。今年,这片“黄金羽绒带”正上演着“白鹅变金鹅”的产业奇迹:全县大鹅养殖量预计突破320万只,比去年翻了一倍(yíbèi)。 绥滨县大鹅产业不断壮大(央广网发 绥滨县委宣传部(xuānchuánbù)供图) 从炕头散养(sànyǎng)到(dào)智能养殖大棚,从初级屠宰到羽绒深加工,如今,绥滨县正以“鹅(é)”产业作为富民强县新目标,通过建万亩(wànmǔ)养殖基地、扩十万级规模场区、延伸全链条加工项目、创“绥滨白鹅”地理(dìlǐ)标志品牌,推动鹅养殖单一产业向“孵化—养殖—屠宰—深加工—电商销售”全链升级。 如今,大鹅产业已从“水面游的”变成“链上跑的”,成为县域(xiànyù)经济(jīngjì)“羽化成蝶”的核心引擎,蹚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径。 大鹅在水中嬉戏(xīxì)(央广网发 绥滨县委宣传部供图) 智能养殖车间首批1万(wàn)只鹅雏破壳 在绥滨县孵化育雏基地的(de)恒温车间里,56台孵化器正发出轻微的嗡鸣声。孵化技术人员手持照蛋灯,将一枚鹅蛋置于(zhìyú)光束中央,蛋壳(dànké)内(nèi)隐约可见蜷缩的雏鹅胚胎,血管网如蛛网般蔓延——这是鹅雏孵化第7天的“生命特写”。“再过23天,这些小家伙就要啄开蛋壳了。”他的语气里带(dài)着呵护新生命的温柔。 技术人员用照蛋灯查看鹅雏(échú)胚胎(央广网发(wǎngfā) 绥滨县委宣传部供图) 作为2025年刚投产的“智能鹅厂”,这里(lǐ)的孵化车间(chējiān)堪称“鹅雏的第一产房”。11800平方米的厂区里,3座脱温育雏鹅舍配备环控系统,手机APP可远程调节温度、湿度和通风量,1个工人就(jiù)能看管1.2万(wàn)只鹅雏。 “以前靠人力盯着,现在靠‘云端’养鹅。”绥滨县孵化育雏基地项目负责人肖强(xiàoqiáng)点开手机屏幕,实时数据在指尖流动,当前孵化车间温度37.8℃,湿度 58%,风力等级(jí)2级,这套参数是县畜牧(xùmù)兽医水产(shuǐchǎn)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调试了上百次的“黄金方案”。 破壳日到来,首批1万只鹅雏顶开(dǐngkāi)蛋壳。肖强轻轻捧起一只雏鹅说:“这些(zhèxiē)鹅宝宝下个月就会住进各乡镇(gèxiāngzhèn)的(de)养殖场,8月底就能变成餐桌上的美味和羽绒服里的暖绒。”说话间,传送带正将空蛋壳送入堆肥场——在绥滨的鹅产业链里,没有“废弃物”,蛋壳将制成有机肥(yǒujīféi)反哺农田,形成生态闭环。 鹅雏在(zài)育雏箱中破壳(央广网发 绥滨县委宣传部供图) 绥滨县畜牧水产服务中心主任刘宝君望着忙碌的生产(shēngchǎn)现场,展望着未来的蓝图:“现在准备扩建‘少年鹅厂’,明年这里会接上屠宰加工厂(jiāgōngchǎng)、洗绒厂等全(quán)产业链园区,绥滨鹅从破壳到变成商品,全程(quánchéng)不超过2公里。” 每天3000枚(méi)鹅蛋锁定致富密码 “嘎(gā)、嘎、嘎……”在绥滨县绥东镇亿源丰养殖场(yǎngzhíchǎng),种鹅大棚外,水面泛着涟漪,数千只白鹅正“曲项向天歌”。养殖户钟春霞挎着竹篮(zhúlán)穿梭在养殖大棚中,鹅蛋沉甸甸地坠在草窝里,她的围裙兜很快装满(zhuāngmǎn)了。“今天捡了2800枚鹅蛋,比昨天(zuótiān)多了300枚!”钟春霞高兴地说。阳光透过棚顶,给这些椭圆的“金蛋”镀上一层暖光。 钟春霞的(de)丈夫刘传志蹲在消毒池旁清洗(qīngxǐ)胶靴,裤脚还(hái)沾着鹅饲料的碎屑。三年前,他还是(shì)个开大车的“运输人”,如今他们家已是黑龙江省种鹅养殖的“明星户”。“多亏镇政府帮忙流转土地,不然3万平方米的养殖场根本建不起来。” 他说,位于(wèiyú)东方村的新基地下个月就竣工投产(tóuchǎn)了,“那是4万平方米的‘江景鹅场’,挨着两江交汇处,水草丰美,鹅产蛋多、绒质好。” 走进库房,7000枚鹅蛋码放得整整齐齐,塑料周转箱堆成半人高的墙。钟春霞(zhōngchūnxiá)介绍,去年1万只“霍三(huòsān)”种鹅产蛋40万枚,效益达到150万元,今年日产蛋量(dànliàng)已经突破3000枚。 刘传志正在捡鹅蛋(央广(yāngguǎng)网发 绥滨县委宣传部供图) 政企携手破解养殖业“成长的烦恼(fánnǎo)” 记者了解到,在(zài)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,助力大鹅产业(chǎnyè)发展的政策(zhèngcè)“组合拳”正密集落地。《绥滨县鹅产业发展规划(guīhuà)(2025-2027年)》明确表示,首批1.0069亿元乡村振兴资金中,8000万(wàn)元“砸”向大鹅产业链的关键环节——3处2万只规模种鹅场、1处10万只肉鹅场(ròuéchǎng),还有白鹅屠宰加工厂、鹅绒洗选厂。最让养殖户拍手称快的,是黑龙江省刚刚出台的《鹅十条》中的 “兜底政策”:商品鹅饲养量10万只以上的养殖场,按照(ànzhào)实际出栏(chūlán)数量给予每只鹅5元补助。《鹅十条》还涉及了保险、贷款(dàikuǎn)、项目建设等其他方面的各种利好政策。 鹅雏健康生长(央广(yāngguǎng)网发 绥滨县委宣传部供图) 政策红利催生“裂变效应”,绥滨县5000余户大鹅散养户中,规模化(guīmóhuà)养殖(yǎngzhí)场有26个,其中,万只(zhǐ)种鹅场4个、10万只以上商品鹅养殖场2个、万只以上商品鹅养殖场7个,年养种鹅4万只以上,年产种蛋160万枚。2025年,绥滨县充分挖掘养殖潜力,计划新建、改造养殖基地(jīdì)46处,力争(lìzhēng)10万只以上养殖基地达到(dádào)10处,万只以上养殖基地达到43处,预计全年(quánnián)大鹅养殖量达到320万只以上,实现大鹅扩群增量新突破。 大鹅养殖基地(央广网发 绥滨(suíbīn)县委宣传部供图) 绥滨县委常委(chángwěi)、副县长陈钢介绍(jièshào):“我们正在加快打造‘孵化—养殖—屠宰—深加工—电商销售’大鹅全(dàéquán)产业链闭环,让每个环节都创造新价值。” 当一枚鹅蛋承载的不再是简单的养殖经济,而是全产业链的智慧、政企协作的默契、乡村(xiāngcūn)振兴(zhènxīng)的希望,它便成了真正的“产业图腾”,它见证着这片黑土地(hēitǔdì)上,“白(bái)羽毛”如何化作“金翅膀”,带着一方百姓飞向生活更美好的广阔天地。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(xiāofèizhě)也可通过(tōngguò)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(shēngmíng)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(jiāng)追究责任(zhuījiūzérèn)。
聚焦北大荒|绥滨农场:沃野绘新景 实干开新局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