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台州乱弹开出首朵梅花,“浙婺现象”再度续写

体育正文 75 0

台州乱弹开出首朵梅花,“浙婺现象”再度续写

台州乱弹开出首朵梅花,“浙婺现象”再度续写

潮新闻(xīnwén)客户端 记者 郭楠 5月(yuè)21日晚,第(dì)十届中国戏剧奖・梅花表演奖(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)、曹禺剧本奖(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),在上海文化广场举行(jǔxíng)颁奖典礼。 浙江收获满满(mǎnmǎn),浙江省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谢丽泓编剧(biānjù)的《钱塘里(lǐ)》荣获“中国戏剧奖·曹禺剧本奖”,浙江台州乱弹剧团演员(yǎnyuán)鲍陈热和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(浙江婺剧团)演员陈丽俐摘得“中国戏剧奖·梅花表演奖”。 时隔八年,浙江(zhèjiāng)再拿曹禺剧本奖 中国戏剧奖·曹禺剧本奖(曹禺戏剧文学奖)创办于(yú)1980年,是全国性戏剧文学的最高奖项(jiǎngxiàng),至今已连续举办26届,本届(běnjiè)曹禺剧本奖共收到59部申报剧本,最终评选出5部获奖作品,这也是浙江时隔(shígé)八年,再次拿到该奖项(第24、25届为提名奖)。 越剧《钱塘里》是浙江小百花越剧院(浙百团)建团以来创排的首部越剧现代戏,以钱塘江边的交通事故为引(yǐn),将真实的车祸事件转化为舞台上(shàng)的“都市童话”,描绘出了生动鲜活(xiānhuó)的新时代精神(shídàijīngshén)图谱。曾获得第十七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”奖。 谢丽泓是浙江省(zhèjiāngshěng)剧协驻会副主席,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、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、中国作家协会(zhōngguózuòjiāxiéhuì)会员。她投身于戏剧创作三十多年,代表作(dàibiǎozuò)涵盖多个剧种和艺术门类。“我(wǒ)一直觉得写作,剧种特色是首要(shǒuyào)的,会像顾锡东先生所说的为剧团写戏,为演员写戏,为观众写戏。”谈到如何把握传统与创新的关系,谢丽泓说“越剧最擅长抒情,我作为编剧,努力在(zài)情字上做文章(zuòwénzhāng),写好人性,讲好人情故事,这是古今相通的。” 凭借《钱塘里》中主要角色(juésè)方小米获得白玉兰新人主角奖的李云霄,也现身现场,为谢丽泓献花(xiànhuā),送上祝福。 台州(tāizhōu)乱弹开出首朵梅花 中国戏剧表演领域的最高荣誉(róngyù)“梅花(méihuā)表演奖”,自1983年创办以来,已持续举办32届(2005年起由一年一届(yījiè)改为两年一届)。今年首次开辟了民营剧团的申报通道。 来自浙江台州乱弹剧团(jùtuán)的鲍陈热以《台州乱弹折子戏专场》参评,成为(chéngwéi)首位进入终评的民营剧团演员,并(bìng)以终评投票第四名的成绩摘梅成功,她也是台州乱弹剧种、台州地区盛开的第一朵“梅花”。 《台州乱弹折子戏(zhézǐxì)专场》由三部折子戏中的经典片段组成,经典折子戏《活捉三郎》中,鲍陈热饰演阎惜娇的鬼魂(guǐhún),全面展现“椅背探海”“桌上踹凳”等高难度技巧(jìqiǎo)。第二折是新创作的小戏《做媒》,鲍陈热化身成为“小花旦”,以小囡阿英一角,上演(shàngyǎn)了一出(yīchū)“小人管大事”的有趣故事。最后一折《心·痴梦》,她又塑造了一个亦喜亦悲、既(jì)癫既狂的全新崔氏形象。 剧照(jùzhào) 浙江台州乱弹剧团提供 剧照 浙江台州(tāizhōu)乱弹剧团提供 剧照 浙江台州乱弹剧团(jùtuán)提供 演出那天,现场观众(guānzhòng)的掌声经久不息,鲍陈热三次返场向观众致意。 台州乱弹是浙江台州的(de)地方剧种,距今已有四百年历史,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其特色为“文戏武做 武戏文唱(chàng)”。因各种原因,台州乱弹曾一度陷入濒临失传的生存危机。2005年,台州乱弹剧团以(yǐ)“民办公助(mínbàngōngzhù)”的方式重生,到今年,整20年。这掌声,是对鲍陈热、更是对台州乱弹剧团的肯定(kěndìng)与鼓励。 颁奖典礼现场,鲍陈热还带来了(le)特色文创产品《活捉三郎》的(de)角色冰箱贴,这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新表达。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“浙(zhè)婺现象”,浙婺已经6次获得中国(zhōngguó)戏剧梅花奖。 《婺剧折子戏专场》汇聚了《穆桂英·辕门斩子》《白蛇传·水斗》《白蛇传·断桥》三部(sānbù)经典婺剧中的精彩片段。这三折(sānzhé)戏角色跨度很大,表演需要跨越不同的旦角行当,演唱(yǎnchàng)也要跨越三种婺剧唱腔。 终评演出(yǎnchū)那天,陈丽俐生病了,演出前,她一边化妆、一边输液,中间换场时,也在紧急吸氧、服药。她表示,这三出折子戏都是(shì)团里所有人烘托着自己最终(zuìzhōng)顺利完成演出的。 浙江婺剧艺术(yìshù)研究院(浙江婺剧团)文艺院团中守正创新的(de)典范,创造了闻名全国(quánguó)的“浙婺现象”,2021年9月,中国戏剧家协会发文倡议,号召全国戏剧界向浙婺学习。 《婺剧折子戏专场(zhuānchǎng)》和陈丽俐顺利“夺梅”,正是“浙婺现象”传承的(de)汇报演出。 著名婺剧演员陈美兰曾两度夺梅,参评的剧目中(zhōng)就有《白蛇传》,《拷打提牢》和《辕门斩子(zhǎnzi)》。她培养了杨霞云、楼胜、陈丽俐等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婺剧人,“传帮带是我们团(tuán)的优良传统,我也会跟老师、前辈们一样(yīyàng),把身上所有的功夫(gōngfū)毫无保留的传承给年轻演员。”陈丽俐说。 颁奖典礼上,夺得第(dì)30届梅花奖榜首的楼胜,在节目(jiémù)《粉墨春秋》中展示了翎子功,另一位曾(céng)获得第3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得主李烜宇,和他的师父、第11届梅花奖得主陈少云等人,在节目《“麒”影流芳》节目中共同演唱了京剧《追(zhuī)韩信》选段。 剧透一下,集齐楼胜、杨霞云、陈丽俐三位梅花奖演员的《白蛇传(báishéchuán)》,将亮相9月在(zài)上海举办的婺剧(wùjù)演出周,《穆桂英》《三打白骨精》等也将在婺剧演出周上演。
台州乱弹开出首朵梅花,“浙婺现象”再度续写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